• 老子之道:治国安民的至道真言pdf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Errorrequet,reoetatu:405...

    2022-04-19

  • 裘锡圭《老子今研》pdf电子书下载

    老子今研》:国学大家裘锡圭先生力作。结合战国至秦汉四种《老子》古本对传世经典《老子》的重新解读,颠覆了传统上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经典语句的认知。书名:老子今研作者:裘锡圭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年:2021-3页数:237类别:宗教哲学格式:df、eu、moi丛书:中国古典学的重建ISBN:9787547517598《老子今研》作者简介:裘锡圭,1935年生,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研究工作,也从事先秦、秦汉史的研究。曾参加过望山楚墓竹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郭店楚墓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尹湾汉墓简牍等的整理考释工作。著有《文字学概要》及《古文字论集》等。2012年5月以前撰写的学术论文已收入《裘锡圭学术文集(六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老子今研》内容简介:本书辑裘锡圭先生近年来结合出土的《老子》简帛本研究今本《老子》的主要成果,编为一册,列入“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丛书。本书共收录相关论文8篇,主要利用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北大简等出土的《老子》文本,对传世与出土各本《老子》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与考证,内容不仅涉及《老子》文本内容的探讨,也深入研究了《老子》一书的思想价值。该书的出版不仅有利于推进今本《老子》一书的相关研究,对于古典学的重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22-04-08 裘锡圭 老子第一章 裘锡圭老子今注

  • [古罗马]玛克斯•奥勒留/[春秋]老子《活了很久的智慧》pdf电子书下载

    《活了很久的智慧》:奥勒留与老子的首次“隔空对话”,一次“有趣灵魂”的碰撞。诸多名家伟人都绕不开的哲学“神作”,林语堂、尼采、托尔斯泰、梁文道跨时空倾情推荐,让你一生不能错过的两本哲学书在一本书里相遇。书名:活了很久的智慧作者:[古罗马]玛克斯•奥勒留/[春秋]老子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译者:梁实秋出版年:2019-9类别:宗教哲学格式:df、eu、moiISBN:9787559439260《活了很久的智慧》作者简介:玛克斯•奥勒留,他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最后一个皇帝,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不但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思想家,有以希腊文写成的著作《沉思录》传世。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活了很久的智慧》内容简介:本书是将中外经典著作《沉思录》与《道德经》进行新鲜结合的哲学普及读物。这两部著作分别是西方和东方的经典哲学著作,都是关于人生、社会、自然多层面的思考。本书将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元素进行排版和阅读形式设计,梁实秋的译读及胡适《中国史大纲》解读精选,帮助当下读者在困顿和迷茫中于哲学经典里寻得人生答案,让这部作品既“好读”又“好玩”,亦让《沉思录》与《道德经》里沉睡千年的哲思与年轻的读者们产生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2022-04-08 道德经老子简介 道德经老子的核心思想

  • 陈鼓应《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国哲学创始者作者:陈鼓应出版社:中华书局副标题:老子新论出版年:2016-10类别:宗教哲学格式:df、eu、moi丛书:陈鼓应著作集ISBN:9787101109894《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作者简介: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此次出版的“陈鼓应著作集”系列,是他学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深入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主要涉及《老子》的思想、与儒墨等家的关系,也讨论了楚简《老子》的主要思想。《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共分为四个部分。即:老子其人其书、战国楚简《老子》及道家古佚书、老子论述、附录(先秦诸子引用《老子》重要概念举例)。...

    2022-04-08 中国哲学家陈 哲学研究陈德中

  • 老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太极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2022-04-02

  • 老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太极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李世化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太极的智慧试读:序言一:探究太极的真谛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什么叫太极?那么玄妙的东西,恐怕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太极是一种遥远的自然现象。在147亿年前,宇宙间曾经有过一次巨大的爆炸,这次爆炸之后,宇宙中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鸿蒙混沌,渺冥虚空,无形无象,无声无臭。在中国,人们将其称之为“太极”。太极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逐渐分化,形成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仪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两仪”,“两仪”在宇宙常数的支配下又逐渐分化,出现四种原始现象,分别为“空间、时间、力量、数量”这四种原始现象,在今天被我们称作“四象”。然后“四象”再次衍化,形成八种事物特征,他们分别为:“自强不息的天体(乾)、厚德载物的大地(坤)、供给能源的太阳(离)、滋润万物的雨露(坎)、无孔不入的大风(巽)、蕴藏能量的山丘(艮)、迅猛激烈的雷电(震)、平衡环境的云雾(兑)”,这八种特征就是今天我们所称的“八卦”。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在今天发现的宇宙规律是两千五百年以前的自然现象。对此,我国古老的科学书籍《易经》曾进行过这样的描述:“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所谓“太极智慧”,就是在太极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并延伸出来的哲学理念、辩证方法、万物规律,进而对社会、对个人带来有益的启示。其实,太极,不仅有太始,还有太终。宇宙太极只是太极的一种原始形态,一物一太极,一事一太极,事物皆太极太极生事物。在我们周围,每种事物都是一个太极,每一个太极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在生物体系中,生态网络体系是一个大太极,存在于这种生态网络体系中的每一个生物又是一个小太极太极是一个完美的宇宙结构,我们之所以会看到那么多无序的现象,是因为多数人只会用三维思考问题,而没有学会用太极四维思考问题。要研究一件事物,就要研究他的“基因序列”。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太极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境界、增加智识,进而形成终极智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极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想做到处事不惊、四平八稳、游刃有余,就要深刻理解太极的智慧,并将之化为己用,以阴阳之理应万物之变,遵循能量守恒,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序言二:学习太极智慧,把握人生真谛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者,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仰望天空,俯视大地,自然需要掌握生存、发展的大智慧。在这个“高效率、高节奏、高压力”的时代里,很多人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真正的幸福。他们加班加点地工作,全心全意地付出,可是依然感受不到足够的温暖,获取不到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要达到的目标,实现不了心中的梦想,反而经常会吵架、生气、郁闷、迷茫、痛苦……是什么导致这些现象的发生呢?生活本应该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之外,还应该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等待着我们去追求、去享用:温馨的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浪漫的爱情、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自由自在的旅行等等。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它们,感受不到它们,一味地给自己的心灵投注潮气,使自己与阳光明媚的世界渐行渐远,越来越靠近阴暗的角落。因此,太极智慧告诫我们,人的生活必须合乎天道:拥有辽阔无声、宽广无形的胸怀;独立、勇敢、无所畏惧的气魄;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灵气;趋利避害、预知危险的先知;高处立、平处坐、低处行的立身之德;慎独自修、心无妄念的克己精神;宠辱不惊、达观处变的从容;辨真识假、处世方圆的明智;上善若水、无欲则刚的上德;顺应天性、超脱生死的豁达……太极智慧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太极智慧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深远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精华,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到目前为止,有关太极智慧的文学书籍数不胜数,太极智慧被译成多国语言大量发行。数百年来,人们一直通过两种渠道研究太极,一条是修心,一条是修身。或是普通百姓,或是开明志士,或是达官显贵,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身体乃至整个生命,实践着太极哲理,探究着太极智慧的精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参悟太极的真义,参透为人处世的至高智慧,进一步追寻生命的真正价值,我们编写了这本《太极的智慧》。本书共计十个章节,从太极思维、太极拳理、太极的修心智慧、太极的立身智慧、太极的为人智慧、太极的处世智慧、太极的生存智慧、太极的健康智慧、太极的成功智慧,讲述中国人“师法自然”的太极大智慧,道出了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之玄机,解释了阴阳和谐之微妙。《太极的智慧》讲述的是为人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生进退之术,涵盖了利身利心的人生哲理。本书的理论知识源自太极智慧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社会动荡、人事纠纷、人生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了太极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为人之道、养生之道、成功之道等智慧之学。本书通透解读了太极智慧,明辨世间百态的玄妙之机,实现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书中结合真实的现实生活,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以及多角度、全面、细致的解析,力争为读者呈现出理论与现实全方位结合的立体化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和感悟太极的大智慧。在每一次感悟中,或许你心灵和潜在的能量正在迅速壮大,你的生活和事业正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提升,而这每一次的提升,每一次的感悟,都能让你、我、他见识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达到与众不同的人生意境。无论是修身养性、待人接物,还是征战商海、置身职场,又或是从政入仕;无论是名门望族、巨贾富商,还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总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处世智慧,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放松下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享受幸福和美好。以太极智慧处世,做人自然雅淡抒节、心逸身安、左右逢源;以太极智慧经商,企业自然人气大升,在商场中大放光芒;以太极智慧从政,仕途自然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以太极智慧求学,学业自然更上一层楼;以太极智慧追求成功,成功自然水到渠成……第一章太极思维:中国人师法自然的生存智慧1.太极,万法自然的道理天地万物本是一体,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任你是改天换地的英雄豪杰,还是尘世间的一粒粟,都离不了万物的本源:太极太极讲究无根无极,万法自然。世间万物都在这个道理中繁衍生息。太极给予人类的启示,就是一种中庸的思想,一种师法自然的生存智慧。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类所拥有的精神和物质也正是由自然这种万物本源而变化出来的。因此,万法自然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而不应该是表象中的金钱、地位。影片《太极张三丰》想要向世人展示的不是里面精彩的打斗场面和李连杰的帅气身影,而是想要人们从中领悟一些关于太极的道理——太极很简单也很环保,从来都是顺从自然的力量,从而能够运用自然的力量——这股看似无力却是最强大的力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树木虽然微弱,但是世间万物的本质都逃不过太极。秋天满树的叶落干枯,但是到春季还是会发出新芽,这就是自然规律。师法自然,人生也是如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绝境总是出现,但冥冥之中也会有希望。因此,一个人只要懂得坚持,无论身处何境,总会有春暖花开之时,这就是太极。抛开尘世间的一切纷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蒂就是太极,就是万法自然。世间万物,形形色色,无根无极,一切的真谛就存在于自然界中,万法自然,从一草一木中领悟人生!“无根无尘、万法自然”就是太极的真谛。一切顺其自然,不争亦争,无情亦有情,无根无尘,万法自然。曾经苦苦寻觅的道理,就存在于自然中,只要心静就能体会到。而现实生活中太多太多的人忽略了身边的事物,迷迷糊糊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漩涡之中。顺其自然,一冲出世,车到山前必有路,绝境之处定然别有洞天。太极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超脱的眼界,一是深入的精神。治理国家也好,经营企业也罢,或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超越性的眼光,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会沉浸在具体的事物中,而忽视对大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利益的超越性思考。这里所说的“大方向”就是指自然之道。而深入的精神,则需要我们有踏实做事的能力,不能纸上谈兵。东汉末年,刘备在动荡的时局中寻找一展抱负的机会。然而当时群雄逐鹿,各有各的势力,而刘备只是脱身于刘表门下的“一穷二白”的皇叔。当刘备得知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则不惜三顾茅庐。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虔诚,就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先分析了曹操和孙权两大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百万大军,刘备不能与之对抗;孙权占据江东,根深蒂固,深得民心,刘备需与之结盟,不可算计他;唯有荆州的刘表,占据重要的军事位置,北有汉水为障,西连巴蜀,土地肥沃、百姓富庶,但是他不知珍惜,民怨四起,故而建议刘备可以先夺荆州。在这段分析中,不难看出诸葛亮胸怀“遵守自然规律”的大智慧,不拿鸡蛋碰石头,既然与曹操、孙权实力相差悬殊,那么坚决打消与之为敌的想法,从已有灭亡之势的刘表下手,顺应自然规律,最终助刘备顺利拿下荆州。刘备听完诸葛亮的精辟分析后,茅塞顿开,非常钦佩眼前这位大才,极力邀请他共谋大业。而诸葛亮也觉得刘备礼贤下士、志向远大,是难得的理想君主,于是欣然答应了他。事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就了霸业,与曹操、孙权集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诸葛亮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未出茅庐,就已知三分天下。在思考这种战略性问题时,诸葛亮出于“常无,欲以观其妙”的思维状态,也就是说他放开了一切世间俗事,综合各种信息,探究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借助自然之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助刘备成就大业。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虽然出身并不高贵,却因美貌闻名。后来,西施被选入宫,借以迷惑吴王夫差。西施有一个毛病,经常心口痛,因此她时常会用手捧着心口,同时也会因为不舒服而皱眉。西施的这一动作让她变得更加美丽。她的邻居东施看见之后,恍然大悟,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毛,做出很痛苦的样子。然而,这一举动却截然相反。人们看到东施这副样子,更加厌恶她了,甚至很多人都远远避开他,唯恐跑得不够快。这就是东施效颦的故事,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盲目模仿的行为。那么,这个东施到底错在哪里了?东施错在只看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事物的本质。西施的美丽是事物的本质,而捧心皱眉只是事物的表象。二者结合在一起,顺其自然。而东施装病,做出那种矫揉造作的姿态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会闹出笑话来。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有其一定之规,只有顺应其发展的规则,才能让事态变得越来越好。其实,事情的本质本来很简单,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而人们总是喜欢用复杂的想法来看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复杂很容易,而摆脱复杂重新回归简单可就太难了。所有的圈套,所有的计谋,看似复杂,但从来没有跳出大自然的圈。返璞归真,重归自然才是事情的解决之法。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宇宙之源,原本混沌无形的“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就形成了自然界中的“道”,而自然界中的“道”落入社会之后,同样通用。《列御寇》里说,“懂得道容易,不说出来就难了。懂得而不说,是通往天然的途径。”也就是说,很多事物的道是没有办法具体说出来的,因为事物在变化,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都不一样,“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遵守自然道,属于自己的自然道,却又是不属于自己的自然道。自然道属于每一个人,你看到的与我看到的永远都不会是同一片叶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人们想要真正看清楚一件事物,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否则只会暂时麻痹。所谓“无招胜有招”,只有明白本质在哪里,顺其本质的发展规律,才能打败对手,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其实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太多的人做不到“无根无尘、万法自然”,因此,有太多的人钻进尘世却找不到出来的路。太极早已经告诉你了,入口即出口,答案就是这样简单。2.道教与太极什么是太极?我想说“种田”就是太极,顺应庄稼的自然生长规律,适时地播种、施肥、拔草、收割,不违背自然规律拔苗助长,这就是太极。“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太极始见于清乾隆年间,创始人王宗岳。太极的宗旨在于强身健体,然而随着人们对太极的了解,越发感悟到太极中蕴含的天地精华。道教作为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道教的广义宗旨是对整个社会实施中庸的教化,以道的哲理教化世人,道教具有一定的化恶扬善思想。研究表明,道教文化早在八千年前就已诞生。河南省发掘出的七音骨笛,最早反映了中国道家阴阳五行的观念学说和应用实践;而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五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黄帝,向一些医学家和养生家求教的事情,反映了早在五千年前,中国道家不仅具有自觉理性的养生观念,而且已经具有成熟完备的养生方法。道教文化围绕“天”“地”“生”的自然现象,探索发现其中永恒不灭的本质规律性东西——道,从而理性地借用“道”来完美展示生命的过程和归宿。当人类文明发展至春秋时期,也就是老子生活的年代时,事实上道教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系统的、成熟的大学问。老子作为道学代表人物,不仅是一名名垂千古的道学思想家,同时也是道家养生的伟大典范。道家之学,并非为学而学;道家之教,并非为教而教,道教教化的最终目的乃是养生。说白了,道学的宗旨在于“贵生”“利生”,其显著表现就是“和”。人们顺“道”而行,方能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万物和,从而才能顺应自然,获得完美的生命过程。太极是从道教中派生出来的独立学派,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太极哲理和广义的道学一直存在着鱼水不分的血肉关系,于是太极形成了显著的道教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和”是太极的灵魂太极作为道学的分支,继承了道学的精髓——和。太极讲究“和”。在中国武术界里,太极拳颠覆了武学中“残忍”“暴力”的典型特征,蕴含着“止戈为武”的思想。事实上,太极的理论基础就是道家哲学。道学是我国先人们发明的一种完美、和谐地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方式,提倡顺道而行。太极作为分支,自然也提倡顺道而行,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血肉关系。2.养生是太极的宗旨道家哲学和太极的宗旨均在于养生。道学的初衷在于顺道而行,保护自己。自东汉时期起,道家哲学就形成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家思想,并因此专门涉足中医中的养生学、化学中的冶炼技术等。尽管道士、炼丹术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们却非常鲜明地展示出了道家哲学的宗旨——重视养生之道。正是因为道学意在养生,所以太极也意在养生,比如太极拳,其每一个招式都是意在调整人的身体和心理,有舒筋活血、滋阴补气、滋养五脏、陶冶身心的功效。即使在与对手对抗的过程中,依然不违背养生之道,每一个招式都讲究“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所以说,养生是太极的宗旨。3.太极重门风重道德修养太极以“道”为本,贵生、利生、益生。其中的益生就是指道德。在这样的道德标准指导下,一代一代的太极传人至今依然保持着高尚的门风。4.太极讲究万法自然万法自然,指的就是效法大自然。练习太极的过程,就是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让人完全契合于大自然的规律,一切顺其自然,而不要人为的现象。太极出自道家,所以太极的美出自道学之道。老子的《道德经》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论,这也就是说,道家从整个大自然中寻求普遍规律。所以,太极既然是以“道学”思想为主旨,自然也会遵“道”去运动,表现出万法自然的风韵。综上所述,道学认为世间万物原本是一个浑沌体,没有任何对立的事物,这种观念被称之为“无极”。但是,世间万物从无到有,产生了阴阳,阴阳交合因而产生万物,这个过程就是从无极到有极再到太极的过程。因此,太极从无极而来。老子曰:“恍兮惚兮”,阴阳难分,世间万物不清,这就是太极之前的世间。老子曰:“无极者,易极也,初极也,始极也,素极也”。意思是说,混沌时期的世界到后来有了变化,也就是“易极”。天和地分开了,日月也按规律出现了,从而形成的“太极”。世间万物的本源皆归属太极太极由道而生。3.太极乃修身处世之道太极乃修身处世之道,修身处世要善打太极。以静制动、谦虚礼让、温文尔雅、先认错后批评、以柔克刚、以缓制快;巧借外力、四两拨千斤;做事不急不躁、有板有眼,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等待的耐心;待人温和大度,不斤斤计较……太极是一种哲学,一种道理,一种语气,一个动作,一种因时制宜的态度,是一种处世的方法,一种自我反省。胸中有太极的人,懂得避其锋锐,借势于人,懂得言语间不针锋相对,顺势而迂回,对待身边的人刚柔并济、粗中有细。胸中有太极的人,神情祥和,做事稳重,不急不躁,不计得失,往往给人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胸中有太极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不轻易责备他人,也不溺爱他人,该放手时就放手。胸中有太极的人,凡事心中有数,从不以高人自居,谦卑做人。胸中有太极的人,做人做事都留有余地,既能接受美好,又能包容丑陋。胸中有太极的人,笑口常开,透视一切凡尘纷扰……他们深知鸟尽弓藏、有舍才有得、满招损谦受益、水至清则无鱼……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天下诸侯,各霸一方,相互征战。汉献帝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二百年,北方最大的两股势力——曹操与袁绍之间爆发了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双方的势力相差还很悬殊。袁绍的势力远远强过曹操的势力。因此,袁绍的胜算更大一些。可是,战争的结果却是袁绍大败,曹操从此定鼎北国。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人物就是许攸。许攸原本是袁绍的重要谋士,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当时的名士孔融就曾经这样评价他,“许攸,智计之士也。”当时,尽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了袁术、吕布、张杨等割据势力,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比起袁绍,还差得远。因此,袁绍对这场战争是满怀信心的。但是,战事一开始就进展得不顺利,曹操虽然实力弱,却也做了周密的部署,导致袁绍迟迟占不到便宜。就这样,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其间许攸曾经多次向袁绍进言,其建议很有参考价值。可是袁绍生性多疑,均未采纳。这令许攸很是不爽,认定此人不足与谋。然而,许攸虽然有才华,却非常贪婪,不仅自己贪图钱财,还纵容家人违法乱纪。一直以来,袁绍因其有利用价值,刻意袒护。后来,袁绍忙于阵前,无暇顾及他,其手下的忠勇之士借机将许攸的家人依法治罪,这件事彻底触怒了许攸。于是背弃了袁绍,投靠了曹操。由于许攸对袁绍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他的背叛给袁绍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许攸的筹谋下,曹操一举奇袭了袁绍的屯粮之地乌巢,焚了袁绍大军的全部粮草。袁绍大军闻听粮草被焚,顿时军心大乱。曹操没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歼灭了袁军七万余人。而袁绍仅仅带着八百余人慌乱逃生,不久就染病身亡。其子袁尚继承袁家在冀北根据地的全部基业。当时,虽然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损兵折将,但是袁家在冀北的实力犹存。为了彻底歼灭自己的敌人,曹操陈兵冀北。又是许攸献策,曹操才得以水淹冀北,袁尚仓皇逃生。至此,袁家的基业彻底灰飞烟灭,曹操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国之王。许攸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奇功,对于曹操成就霸业功不可没。于是,许攸自恃有功,变得狂妄自大,甚至在曹操面前也不知收敛,经常直呼其小名,“如果不是我许攸助你曹阿瞒,你怎会有今天。”曹操是什么人呀,一代枭雄,岂能容他如此放肆,虽然念着他毕竟有功于自己忍了几次,终究还是忍无可忍,随便找个理由杀了这位功臣。这就是一代名臣许攸的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呀,可他许攸不理会,终日四处炫耀自己的功德,强制受恩人对其感恩戴德。而曹操是“宁可我负天下人”的人物,岂会容忍这位大功臣如此居功自傲?天地万物任其生长变化,自然虽然生养它们,但却不占有它们,这就是大自然,也是太极中讲究的一个重要的为人处世原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其中不居功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情是我做的,功劳自然也是我的,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不会认为功劳是我的,更不会去对别人宣扬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也不会因为自己对谁有功就想着去控制人家。如果有功者都能这么做,那么功劳才会真正属于他。那么太极中为什么要讲究“功成而弗居”呢?需从反方向来解释一下: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原本是批判人们对利益的过度争取,人性的贪婪竟如同鸟兽之于食物一样一般无二。而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句话也同样道出了人与兽的区别:鸟兽的贪婪只针对于食物,而人性之贪婪却在于追求财富。财富是什么?那是物质利益的典型代表,与食物不一样。食物只是为了果腹,胃口再大,也有饱的时候。而财富无关温饱,贪婪之人对财富的态度是越多越好,没有极限。这就是人类高于鸟兽之处,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还有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功劳,从而赢得他人的羡慕和钦佩,这就是人们热衷于追逐功劳的内在原因。在太极中,各种价值的判断都是相对的,对于功劳也是如此,有功的同时同样也有过,功过永远并存着。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单论他的功劳,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不仅实现了长达数百年的列国纷争,完成了一统的大业,还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统一。然而,在另一方面,秦始皇横征暴敛,广发徭役,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特别是毫无人道的“焚书坑儒”,至今仍被视为中华文化界的一场浩劫。然而在当时,“焚书坑儒”并非完全错误,它促进了文化的统一,维持了国家的统一和政局的稳定。所以说功与过是相对的。人们在邀功的同时也将过揽在了自己的身上。除此之外,居功还有可能给自身招致灾难。古往今来那些“大功臣”的结局很多都是悲惨的。同样是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的功臣,文种和范蠡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范蠡功成身退,泛舟叶湖,隐姓埋名,从此天地间多了一位巨富商贾陶朱公;而文种功成之后贪恋权位,最终落得个被勾践赐死的结局。前例中的许攸也是如此,如果说他有功于曹操,那么何尝不是有负于袁绍,且在功成之后居功自傲,最终丧命于曹操的刀下。太极拳名家陈发科曾说过:“为人之道,以忠实为主;处世之法,以谦和为主。不忠实则无信用;不谦虚则不进步;不和气则无朋友。”由此可见,太极的确是修身处世之道。首先,太极讲究: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太极要求武者身姿中正,动作安舒,不偏不倚,支撑八面。做人亦是如此,需中正为本,才能活得安然顺畅。中华民族历来讲究气节,多少仁人志士在权贵、金钱面前不卑不亢,刚正不阿,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清华大学更是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校训。修身处世应如同练太极一样,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定能正直无欺,安立于世。其次,太极技在:灵活随性,刚柔相济。太极作为一门武学,要求动作灵活随性,刚柔相济。现实生活中修身处世何尝不遵循此理。一个人无论在家庭或是在社会上,都应宽以待人,圆转自如,刚柔相济,进退有度。最后一点,太极教导我们要无过不及,自然而然。为人处世要加强个人修养,万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不可枉生执念,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做人须谦虚勤奋,恭敬待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稳扎稳打,进退有度。这就要求人们不管在何种境遇下都要保持初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时刻自省,洗心涤虑,修身养性。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太极,只要日日修炼,终会无师自通。4.阴阳知分晓道学家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就是说:“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的概念也就清楚了;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恶的概念也就清楚了。所以,有和无相生,高和低相互依存,声和乐相互配合,前和后相互跟随。”人类是万物的灵长,具有超然的智慧,能够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但是恩格斯曾经就警告过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后来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长续航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有依据的。人类因发展工业而破坏环境,尽管工业的确如人们所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成了困扰人类的重点问题。人类因此面对着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反过来投入大量的力量以恢复生态平衡。从以前的垦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以前的填海到今天的造海,人类得到的教训已经很多很深了。太极分阴阳,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互为其根。阴阳变化而生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阴阳交感,化生万,故而阴阳知分晓。人亦如此,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以中正仁义定性,故圣人与天地同德,与日月同明,名垂青史。究其根源在于君子顺应阴阳变化,知晓天地道理。原来阴阳变化的学说可以揭示世间万物。从“子—丑—寅—卯—辰—巳—午”阴消阳长的过程到“午—未—申—酉—戌—亥—子”阳消阴长的过程,告诉我们事物从最大逐步到最小,再由最小逐步到最大,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唯有顺应自然,遵从变化规律才是真正的大智慧。《韩非子》中记载着一则“自相矛盾”的故事——楚国有一个做买卖的人,在他出售的货物中既有矛又有盾。矛是用来攻击的武器,而盾是用来防守的武器,二者的作用是相对的。楚人在介绍自己的矛时,说道:“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所有的盾都抵挡不了它的锋利。”而在介绍自己的盾时,他又说道:“我的盾是世界上最结实的盾,所有的矛都穿不透它。”这时,一边的客人问道:“那如果用你的矛攻击你的盾呢?”楚人闻听顿时愣在一处,无言以对。这个故事中的商人在出售货物时,忽略了商品的相对功能,从而导致了尴尬的场面。由此可见,生活中我们在说话办事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相反面,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一面,不要以偏概全、忽略事物的另一面。春秋时期,管种和鲍叔牙是很好的朋友。直至今天,我们提起管仲和鲍叔牙时,首先想起的就是二人真挚的友情,其次才是二人的才华和功绩。管仲年少时家境贫寒,与家境颇丰的鲍叔牙一起合伙做生意。由于管仲没有钱,所以做生意的本钱全部都是鲍叔牙出的。但是到了分利时,管仲却毫不客气地分得了比鲍叔牙还多的利润。鲍叔牙的家奴非常看不惯管仲的贪婪,于是对鲍叔牙说道:“这样贪得无厌的人,您为什么还要和他一起做生意?”鲍叔牙闻听后,说道:“不能这么评价管仲,他之所以贪图钱财是因为他家贫穷,他比我们更需要银子。”后来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参军。在作战时,管仲贪生怕死一直躲在后面。久而久之,大家都瞧不起他,纷纷嘲笑他贪生怕死。鲍叔牙闻听后,说道:“管仲之所以贪生怕死是因为他家中上有年迈的老母需要照顾。如果他死了,他的老母该怎么办?因此管仲是因为顾虑老母才贪生怕死的。”由于管仲和鲍叔牙才华卓越,很快就都得到了重用。鲍叔牙效命于公子小白,而管仲则是公子纠的手下。齐襄王在位时昏庸无道,无数忠良受奸人的陷害,使得齐国的政治局面异常混乱,百姓们叫苦不迭。为了避害,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纷纷奔赴异国。后来齐襄王被杀,齐国大乱,群龙无首。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纷纷回国,争夺皇位。为了帮助公子纠顺利登上皇位,管仲秘密派出人马埋伏在公子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上,意图射杀公子小白。待到公子小白经过时,管仲搭箭射杀。只听公子小白一声惨叫,仰面摔倒。公子纠和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经被射杀,故而放慢了回国的速度。然而,公子小白并没有被射中要害,他假装被射杀至死,意图迷惑麻痹对方,同时催促星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国内。结果公子纠和管仲中计,还没达到齐国,就闻听公子小白已经登基。此时此刻,等待公子纠的不是皇帝的宝座而是残酷的刑罚。最后,公子纠决定返回鲁国。无奈鲁国摄于齐国的铁骑不敢接纳,最后残忍杀死了公子纠,并将管仲押送回齐国。公子小白见到管仲,意欲将其碎尸万段以报当年的一箭之仇。鲍叔牙及时阻止了公子小白,他告诉公子小白,管仲罪不至死,当年的行为只是忠于自己的主公而已,况且管仲非常有才华,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可以兴旺起来,如果公子小白只是想治理好齐国,那么有他鲍叔牙一人足矣;如果公子小白意欲建立霸业,非管仲之力不可。最后,在鲍叔牙的劝说下,公子小白不仅没有杀死管仲报仇,反而重用了他。后来的事实证明,管仲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他的辅佐下,齐国政通人和,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公子小白也因此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管仲为人贪婪、狡诈。但是鲍叔牙对他的理解不仅在于他的缺点,更在于他的优点。鲍叔牙看到了管仲的另一面,从而将管仲由一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阴险狡诈之徒转化成了有勇有谋、敢于担当、孝顺仁义的君子。最终,充分发挥了管仲的才智,令其助公子小白成就了一方霸业。由此可见,人的缺点和优点都是相对的,换一个角度,缺点就可以转化成优点。因此,我们在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时,一定要学会综合考虑,不要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任何事物的本质都只能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出所谓的结论。因此,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要心胸宽广,广开言路,多听多学,方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不至于自毁长城。太极以阴阳区分世界,阴阳作为对立的两极,无时无刻不在互相转化。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事物,万物都存在着对立的两面,想要真正了解其中的真谛,就必须学会正反两面看到事物,这就是太极想要告诉我们的。5.于无为处知有为“无为”是太极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做出正确的解释。“无为”作为太极哲学的一贯主张,按其字面意思,很容易被理解成无所作为,或者是什么都不做,而这种解释绝对不是太极哲学的本意。太极中的“无为”讲的就是顺其自然。与“顺其自然”对立的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拔苗助长。故事的大意就是一位农夫想要庄稼长得快一些,于是便将庄稼的幼苗一点点地向上拔。表面上庄稼的苗儿的确长得“高”了,但是农夫的行为却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农夫的“付出”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反而加速了庄稼的死亡。事实上,如果这位农夫能够做到“无为”,顺应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恰到好处地施肥、浇水,定然能够获得丰收。这就是太极中提到的“无为”,于无为处知有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打着“有所作为”的旗帜,干尽了逆天的事情。他们推行着自己的理想,置国家、人民于险境。古代隋炀帝,打着“有所作为”的大旗,征高丽、开运河,劳民伤财,其本质无非是想要满足自己的私欲,告诉世人:“我杨广乃千古一帝”。他的有为,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天下苍生生灵涂炭,百姓们揭竿而起,杨广身死。近代,看清王朝的灭亡,难道不是以慈禧为首的大家贵胄们叫嚣着要有所作为么?他们千方百计地阻止新政施行,阻止着这个国家顺应时代的发展,他们想要清王朝一直保持着生机。这样的有为换来的结果是什么?有识之士们纷纷高举造反的旗帜,最终将清王朝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这就是自然的力量,一股不可以改变的力量,即使费尽心机试图改变也不会产生好的结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盗墓活动比较猖獗的国家之一。究其根源,与古人的厚葬习俗有关。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非常重视厚葬。他们认为,陪葬的物和人,在另一个世界里墓主人还会用到。太多的“有为”思想了,不仅想这一生衣食无忧,还要为下一世谋划。于是,后人们将大量的金银珠宝放到墓里。甚至有的大户人家还将墓主人生前喜爱的奴隶和人杀死陪葬。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社会剩余价值越来越多,贵族们的丧葬更是极尽奢华。大量的珍贵物品被陪葬在墓中,这也是盗墓现象屡禁不绝的原因。很多皇帝耗巨资修建陵墓,为了死后不被盗墓者打扰,用尽心思设立重重机关,甚至还采取了疑冢的方式迷惑盗墓者。想来也是辛苦,其实想要死后陵墓不被打扰,简单得很,不放那么多宝贝自然就没事了。在太极哲学中,唯有保持淳朴,社会才会美好。庄子曾经说过,上古时候,平民百姓织布穿衣,耕种吃饭,仅此而已。人们的想法和行为浑然天成,一切都很自然,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保留着最完善的天性。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一个森林里生活着大约四千只鹿和它们的天敌狼。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非常同情那些终日生活在恐惧中的小鹿。为了让鹿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西奥多·罗斯福下令消灭这片森林里的狼。命令一出,这片森林的狼群可就遭殃了。在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大约六千多只狼丧命在猎人的枪下。狼群殆尽,鹿失去了天敌,开始大量繁殖,短短几年时间里,这片森林里的鹿由最初的四千多只迅速增长到了十几万只。鹿群的快速繁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地表草皮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以前有狼群在,鹿的数量维持在固定的数量范围内,作为鹿的食物——草被鹿吃掉之后,新的植物有时间补充上来,所以鹿群吃掉的植物不会影响生态。可是狼群没有了,鹿群开始迅速壮大,它们所吃掉的植物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植物自然更新的速度。到最后,森林里的地表植被越来越少,鹿群的数量越来越多,森林几乎面临被毁掉的命运。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森林一旦被毁灭,鹿群的命运可想而知。随着食物的减少,越来越多的鹿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不仅如此,此前狼虽然是鹿的天敌,捕杀了一部分鹿,但是却提高了整个鹿群的生命力。狼捕获的鹿多半是一些老弱病残,而经过考验存活下来的鹿却是非常健硕的鹿,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自然界中的优胜劣汰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鹿群虽然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却保持着勃勃生机。可是狼群被消灭之后,鹿群的生命力得不到提升,鹿的身体素质开始下降。当瘟疫降临时,大多数的鹿都不能抵挡过去,整个鹿群的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灭种的危险。为了拯救鹿群,生态专家提出了建议,那就是将狼群重新请回来。这个建议让很多人质疑,大家都认为鹿群已经奄奄一息了,如果此时再将狼群请回,简直是火上浇油,只会加速鹿群灭亡的时间。然而,事实证明生态专家的建议是对的,狼群回到森林之后,大量的病残鹿被吃掉,鹿群的生命力很快被激发起来,一些身体强健的鹿,迫于狼的威胁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惕性,时时刻刻准备奔跑。因此,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了。没过多久,鹿群开始渐渐恢复生命力,森林也开始恢复。最后,狼群、鹿群、森林又形成了稳定的平衡。原本人们想要给鹿群安稳的生活,因此人为干涉自然生态,将狼群消灭殆尽。不想,事与愿违,狼群的灭亡打破了生态平衡,鹿群的数量因此急剧上升,最终导致地表植被被毁,鹿群也遭受到了灭顶之灾。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充分掌握自然规律,采用合理的方式运用自然之力,才能真正产生正面效应,这就是太极哲学倡导的于无为之处知有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的“道法自然”就是“无为”,一切遵从自然规律,展示出最原始的样子,才能真正“有为”。太极哲学是从道学中派生出来的,与道学所倡导的基本宗旨一致,同样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思想。战国时期,魏国名臣田子方的老师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田子方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的:“他为人真朴,外表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内心却合乎于自然。他既能顺应外在事物,又能保持自己的真性,他心境宁静清虚但能包容万物,对不合‘道’的一切,都能及时指出使人醒悟,引导人们自然消除邪恶之念。”这也是太极哲学一直倡导的思想——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但却从不逾越规矩,自己不需要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约束,而只需听凭自己自然地去做就可以了。6.阴与阳,太极与社会有人曰:“何谓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乃是太极中的两级。在物理科学中,阴是磁铁的阴极,是负电荷,阳是磁铁的阴极,是正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是物理学科中的自然现象,在太极八卦中也是如此。有物必有气、有形也必有气,根据科学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有生命和气,因此,有物必有气,有形也必有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是不可分割的一对阴阳。八卦就是依据此而得来形好气吉、形差气凶的形气法风水理论。气分阴气和阳气,阳气者,主发散,主上升,主攻击,主出击;阴气者,主吸收、主下降,主包容,主保函,主奉献,这两者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物质。在中国传统风水中,研究阴阳关系是一门基础的学问。风水以砂和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另一种角度说,这也是阴和阳的问题,因为砂是阳,水是阴,而从动静角度来说,砂又是阴,水又是阳,因此,人与居住周边的砂水的和谐就是风水的和谐,也就是阴阳的平衡。对于阴阳的划分,一般以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前为阳,后为阴,高为阳,低为阴,矛为阳,盾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实为阳,虚为阴,满为阳,空为阴。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对风水的研究,是起源于阴阳的。阴阳平衡,正负相吸,藏风聚气,才是风水格局中的最高境界。以北京为例,北京中轴线的建立,就是根据阴阳正负来划分的。从元代开始,中轴线正式形成,当时的位置位于今天旧鼓楼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上,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明代开始,统治者将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过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就像北京的脊梁,鲜明地将九重宫阙放在突出位置,体现了封建帝王稳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太极点,所谓太极点就是我们对事与体的总体把握和基本定位。例如,我们在看住宅风水时,可以把住宅定位为小太级,离住宅50米以内的周围环境定位为中太级,50米以外的定位为大太极。太极点的正确与否,对研究风水起着关键性作用,是我们对风水对象的吉凶分析、认识正确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太极点是我们对“一个太极物”思维的出发点和方向。对于不同的太极点,我们有两个阴阳方向可以进行研究选择,因此,不同的选择,得到的时空信息也不一样。由此,确立一个好的太极点,对我们研究风水来说是至关重要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4

  • 老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殷旵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老子试读:前言《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现在一般认为:《老子》一书是春秋末期大思想家老聃学说的实录和发挥,其书奠基于春秋末年,而基本定型于战国初年。《老子》一书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老子》将视角放在宇宙之外,与“道”相比,宇宙万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内容博大精深,直到现在,在某些方面对《老子》的研究还没有定论,《老子》之于研究者,一如它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值得放在枕边案头,勤加研习,时时领悟。第一章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但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却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jiǎ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白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评析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道”。道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第一个为《老子》作注的是韩非子,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关于什么是道,在《韩非子·解老》中,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司马迁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论衡》一书中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到魏晋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玄学家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随后佛教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第二章本章内容分两个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评析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元·鲜于枢·楷书《道德经》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存在。第三章在老子生活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各诸侯国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中,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状态下。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类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状态。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指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是他的学说进步的一面。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使老百姓的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子,减弱百姓的竞争意识,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评析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不违背自然的规律妄自造作。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从而引导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和功名利禄。自周平王东迁之后,王室暗弱,诸侯强盛,征伐不已,礼乐分崩。各诸侯为了自身强盛,纷纷招纳贤才,富国强兵,“尚贤”成了当时社会政治的潮流。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潮流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并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在这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观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兴起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不使人们有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功名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安定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抨击作用。第四章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前。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承接第一章内容“无形”,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像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像是天帝的祖先。由此说来,不是天帝造物,而是“道”生天帝,继生万物。“道”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评析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把“道”这一概念加以具体描述。本来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的,然而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种形状,这里又接着描写“道”的形象。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估量的,并且是无穷无尽而且永不会枯竭的。“道”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出现之前。既然存在于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产生出来的。也有的学者把老子的“道”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范畴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逻各斯”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是一种“以太”的物体。“逻各斯”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确实的。老子的“道”同样具有“逻各斯”的这些属性和职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第五章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第一,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第二,老子再次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这是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本章也是承上章对“道冲”做进一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应自然,保持虚静,其中比喻用法鲜明生动。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jué),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中。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评析这一章老子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仍谈论“无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理性和情感;万物在天地之间遵循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认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种观点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充分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需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凌驾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想要说明的问题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还含有“无数”的意思。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而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传“虚用”,同前两章相连,仍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第六章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ì)。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文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连绵不断,万世长存,是无穷无尽的。评析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基。后来的道教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第七章本章也是由道推论及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评析这一章,老子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存在,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以天道为依归,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统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换句话说,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对《道德经》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元·鲜于枢·楷书《道德经》第八章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著名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最高的善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评析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由“居善地”至“动善时”,都是有关水德的描写,同时也是至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即是“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同样的观点还见于《荀子》一书中,《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第九章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求行事须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驰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这才是长保之道。孙芳·老子授丹图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评析本章论述的重点是“盈”和“功遂身退”。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知进而不知退;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知存而不知亡,这些都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秦国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职,可谓富贵功名集于一身,权大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遂身退”的真谛的。作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遂身退”。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的反面,否泰相参、祸福相依,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长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的因素。老子已经悟出了其中奥秘,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因而他奉劝人们急需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韬晦。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这正体现了“功遂身退”的精神。第十章这一章着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句问话,可以看做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提出了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达到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吗?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评析本章依然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一章的解释,学术界有些分歧。一是对“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判定,有人认为是与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等相雷同,因而系错简;也有人认为,五十一章就道而言,本章就圣人而言,文句相同,其对象不同。在《道德经》一书中,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前后重复的情况都是常见的现象,不必认定为错简。此外对于“载营魄抱一”的“一”,有学者认为此“一”为“一身”的意思,即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不可分离;有人认为“一”即“道”,“抱一”即统一于道;也有人认为“一”可以当“专一”解释,即为人要安居于常居之所,专一慎独,须臾也不能受物欲的诱惑。第十一章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本章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与第一章所说有“有”与“无”不同,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原文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评析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房子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第十二章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是老子针对当时统治者贪欲奢侈、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但对此章的解读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这些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于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这两种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异,不过,此处的争论倒是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评析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社会生活日趋腐朽糜烂,社会风气开始滑坡。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老子的观点并不是要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发展文化,不像有些学者所言,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是他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所持的狭隘庸俗的反历史观点。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旋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第十三章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惜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惜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托付给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至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感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得宠为上,受辱为下;得到宠辱感到惊恐,失去宠辱也感到惊恐。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评析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在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有很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老子河上公章句》书影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宠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荫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对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第十四章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缥缈,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原文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评析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可见形体的东西。在这里,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邃奧妙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已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第十五章这一章对体道之士作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5 老子 圣人出有大伪 老子 圣人不死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